【推荐】美术教案模板集锦5篇
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,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,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。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课题:校园里的花
课时:1课时
施教时间:10月8日——10月10日
学习领域:造型*表现
教学目标:
1.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校园里各种植物的枝叶的生长规律、结构。叶片、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。
2.能运用大小不同的点、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,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加完整。
3.通过写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、发现美、表现美,锻炼学生的观察力、感受力和动手能力。
教学重、难点:
1.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的生长规律、结构。叶片、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。
2.在写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、枝、叶、杈的形态及前后穿插变化。
教学准备:
教师:在美术教室每一组的桌上摆上一盆植物,再准备一些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。
学生:绘画工具材料。
教学活动过程:
活动一:
引导思考: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得如此美丽。培养学生能从身边寻找美、发现美,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。
活动二:
观察自己组桌子上的植物,通过讨论说一说:植物的枝叶是怎样生长的?叶片或花瓣是什么形状的?有什么特征?枝杈之间是如何穿插的。
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。有的茎干粗壮,有的很细弱,有的叶肥厚。教师引导学生讲述植物枝叶的.结构,叶片和花瓣的形状特征。
活动三:
教师以讲台上的芦荟为例,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,教师简单示范构图与如何写笔写生,着重于绘画的先后、各部分的枝叶、花瓣;根据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。画面的背景可以用点、线、面有规律的组合,或用一种花纹的重复组合。
学生作业:对自己桌子上摆的植物进行写生。
活动四:
展示作品,讲评。
展示一些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,启发学生用纸和其他材料通过剪、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和半立体的花卉,美化教室。
札记:
孩子们对校园里常见的花还真是没怎么观察过,在教师的引导下,他们认真地观察并表现了校园里的花,这才感叹道:“原来我们学校有这么多的花呀,原来这些花都这么美呀!”我借机告诉他们:“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,而是缺少发现。”
课题:
前前后后
施教时间:
9月14日——9月22日
课时:
2课时
学习领域:
造型表现欣赏评述
教学目标:
1.通过回忆,观察与比较,能够概括出“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”这一规律。
2.能够运用“近大远小”的规律,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。
教学重、难点:
1.能否用“近大远小”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。
2.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。
教学准备:
教师: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、课件。
学生:剪刀、胶水、彩色纸、绘画工具。
教学活动过程:
第一节
活动一:
课件展示小朋友站上课队、气球升空、兵马俑、林间小路等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、影视资料。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在前,什么在后。这些图片中的景象都有些什么共同的规律?(近大远小)
可别小瞧前前后后,其中还有不少的奥秘,来,让我们一起去发现!
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看没看到过类似的现象,并举例说明。
教师举例:
1.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,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。
2.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,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。
活动二:
讨论:在以往的绘画中,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前后关系的?
知道了“近大远小”的`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?找一找语文、数学等课本、课外读物的插图上是如何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的,有哪些画法值得我们学习?
教师在黑板上画升国旗时前面的旗台和升旗手,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添画两队升旗的队伍,并请大家讨论、分析一下绘画顺序:先画什么比较合理?(先画前面的)
活动三:
小组讨论,选定一个主题,以绘画形式表现“近大远小”的透视规律。
学生作业,教师指导。
评价与总结: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。
布置下节课带剪贴工具。
札记:刚讲完课,一个调皮的孩子就抗议:我这么高,为什么让我坐在前面!这不符合“前前后后”的规律!其他同学纷纷指责:谁让你上课不听讲,老师不看着你能行!我鼓励他说:“别灰心,只要你努力进步,老师就会让你坐回原位,那时候就符合前后规律了!”这下大家都高兴了。
第二节
活动一:
出示几件粘贴作品,请同学们比较:哪件运用了近大远小的规律,用了的和没有用的有什么不同效果。如果画面中的物品大小都一样,又没有前后遮挡关系,这样的画面又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?
把这些作品发到各小组,请学生们仔细看看:在剪制各物品时哪里的应该大些,哪里的应该小些。粘贴的时候先粘前面的还是先粘后面的?
总结:
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,就会产生在后面的感觉。
只有先贴后面的,再贴前面的才能正确的表现出前后遮挡以及近大远小的规律。
活动二:
小组讨论,从“风景、”“静物”“场景”中任选一个主题,小组集体进行剪贴创作。
提示:除了大小以外,还要考虑到不同颜色带给我们的远近感觉。
学生分组制作,教师指导。请学生随手将剪下来的纸屑放进自备的塑料袋中,这样课后收拾比较方便。
活动三:
“前前后后”粘贴作品展,请同学们以参观画展的形式进行互相评价,评价标准是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。
课后拓展:
寻找、收集与本课有关的世界名画,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。
札记:
我们今天做了一个抢答游戏,请五名学生站成一排,教师快速提问:“刘洋在万蕾的前面还是后面?万蕾在高朋的前面还是后面?……”通过三轮快速抢答,决出了三位优胜者。我请这三位同学谈谈自己取胜的诀窍,最后得出结论:观察力和口头表达力。我告诉学生们,今天我们就要靠观察力和表现力来学习,在后面的学习中,孩子们的注意力格外集中,观察力自然很棒。
教材分析:
使学生初步了解篆刻从实用走向艺术的发展过程,以及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风格、审美取向,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,提高对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鉴赏、陶冶性灵、增进综合素质。
学情分析:
教学对象是初中年级的学生,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,精力充沛,教师应以鼓励和支持为主进行教学活动。学生平时对印章并无多大的了解,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,可以增添学生对传统艺术兴趣,还可以自己创作作品,使学生有成就感。
教学重点:
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。
教学难点:
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、角度与力度。
教师准备:
篆刻刀,印床,砂纸,印谱,印尼,毛笔,小刀,橡皮,白纸,印章数枚。
学生准备:
1、课前了解篆刻的基础知识,收集资料并于同学交流探讨。
2、用篆体练习自己名字的书写。
3、小刀,橡皮,铅笔,白纸
教学步骤:
一、检查课前学生准备,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用篆体书写自己的名字;
二、引入课题,通过讲解两位同学的书写—引入课题篆刻艺术趣味;
三、思考讨论:古代有些字画上钤有很多枚印章,这些印章是不是同个人的?用途分别是什么?
四、篆刻的定义:篆刻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,是一种实用艺术品,它又称为“玺印”、“印”或“印章”等;
五、秦汉印章艺术—审美特征:秦印带有田字格风格优美秀雅汉印,是印章艺术上的繁荣时期风格雄浑;
六、古代印章与我们今天的普通印章有什么不同?
七、篆刻如何布局;
八、篆刻的制作步骤;
九、学生练习:
十、教师总结、
板书设计:
一、思考与讨论;二、篆刻的定义;三、印章在历史各个时期的名称;四、古今印章的用途;五、制作步骤。
教学反思:
在初中阶段进行篆刻学习有助于倡导民族精神,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以篆刻拓展课教学为平台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。经过本堂课的`教学,发现学生对印章很有兴趣,课堂气氛很活跃,对印章的作用也有一个系统的了解。印章的作用和发展的课程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,拓宽学生的眼见有很大的帮助,但是由于课堂的内容较多,有一定的深度,所以学生的认知,接受过程还得需要一段时间。
1、 教学目标
(1) 进一步使学生掌正确的观察方法。(了解、练习)
(2) 用线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的头部特征。(练习)
(3) 通过绘画,(4) 增强同(5) 学之间的友情。(感受)
2、 课时安排
一课时
3、 课前准备、
写生用具:画板或讲义夹。
4、 教学步骤
(1) 作启发性谈话,
(2) 揭示课题。
画好写生的关键是什么?根据学生的讲述作小结:对写对象进行认真地观察。这节课,将进一步学习写生的方法,给我们的同学画张像。
(3) 导入 新课。
找几位性别、发式、五官特征不同的学生到讲台前做模特,教师辅导学生对这些模特比较观察:
这几位同学的脸,有什么明显的特征。
以一同学为例,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,边观察边分析:由于位置角度的不同,结构有什么不同?
学生观察、分析并回答;教师作适当的小结并作简单的板画。
1、 头型特征:正面头像以鼻梁为中心线,
2、 左右两边相同
3、 。半侧面头像,
4、 人的五官位置和大小就产生了透视变化。着重观察头型特征,
5、 如大头、长脸、圆脸、扁脸………..
6、 头发:发型。男同学看他们的发际重点看耳前、脑后;女同学 发型各不同,无论短发还是小辫,头发总比头型轮廓线略大一层。
7、 五官特征:着重观察绘画对象五官中最明显的特征。如大眼睛、方鼻子、大耳朵、小嘴巴………..
教师简略演示后小结:写生时最重要的是细致观察,观察时一定要抓住写生对象最明显的特征。
(4) 组织座位。
座位拉开一定距,被画的同学要坐隐,坐端正。
(5) 学生写生,
(6) 教师巡视指
(7) 引导。
整个过程要严肃,认真。除了努力画出同学的.特征外,要尽量美化。教师巡视时,不断表扬、鼓励仔细观察、认真写生的同学,避免学画时嬉闹和出现丑化同学的作业 。
(8) 展示一部分同学的作业 ,
(9) 引导大家讨论.
(10) 具定优秀作业 , 给予鼓励.
(11) 找出大部分同学共有的问题,教师作重点分析、演示。
(课后录:可以画出喜、怒、哀、乐等不同的表情)
目的:①培养宝宝的耐心和观察能力,点数练习,美术教案-小青蛙捉虫。
②运笔练习。
准备:每个宝宝:①一张画在绿色卡纸上的图,图上有许多大叶子,零星分布着6、7条白颜料涂成的'虫子;
②绿色水彩笔两只。
方法:①发放图,引导宝宝说:白色的小虫子在绿色的菜地里吃菜(提问颜色),宝宝是小青蛙,要把这些虫子捉住吃掉,数数有几条虫子,幼儿教案《美术教案-小青蛙捉虫》。
②发放水彩笔,姐姐演示涂一条虫子,此时要给家长讲明,此游戏要锻炼宝宝的耐心,所以要让宝宝把虫子的身体涂至什么也看不见为止。
指导时要给宝宝说:如果涂不干净就是虫子没吃完。
文档为doc格式